欢迎来到湘雅常德医院官网!
  • 微信公众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云闪付二维码

科室导航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科室导航>>医技科室>>药剂科>>信息动态
【提醒】儿童突发行为异常,需警惕药物导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

2022-06-30 14:47:59

党支部:第五党支部科室:药剂科作者:熊亚群、陈锋、齐飞点击数: 分享:

     近日,湘雅常德医院儿科收治了一名11岁的儿童,因异常行为5小时入院,表现为突发说话吐词不清、不自主头后仰、颈部及面部肌肉抽搐伴疼痛、双眼上翻,患儿5小时内发作数次,每次持续10分钟到半小时不等,患儿及家属焦急万分,并辗转多家医院无果后,于当日凌晨紧急送入我院。

     儿科副主任医师齐飞详细询问病史,患儿入院前2天曾因“剑突下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胃炎”,予以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服药2天,患者腹痛好转,服药第2天晚上8点左右患者突然开始出现上述异常行为。


     因患儿既往病史及家族史难解释突发的异常行为,发作时且无意识障碍,齐飞副主任医师怀疑为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参与临床查房的儿童专科临床药师详细追问患儿既往服药细节,与医生共同梳理该患儿用药清单,得知患儿及家属因看错包装盒上当地医生手写药物用量,而错服了成人两倍剂量的苹果酸氯波必利片。该药品属于高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胃肠道动力,导致急性肌张力障碍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且在青少年中较为多见。

     药物导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通常表现为眼上翻,斜颈,面部扭曲等,为药源性椎体外系反应的早期形式,多见于青少年。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氯普噻吨、氟哌啶醇、氟哌利多、氯氮平、利培酮等发生率最高,消化系统用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西沙必利、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大剂量应用也较为常见。应用易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时,时间不宜过长,剂量不宜过大。出现椎体外系不良反应的患者,轻症可不用治疗,停药后即可消失,重症患者可用苯海索等药物治疗。


     该患儿错服了两倍成人剂量的苹果酸氯波必利片,时间上与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入院后医师立即予停用原服用药物,大量静脉补液,同时完善颅脑核磁共振,脑电图排除了器质性疾病。次日患儿共发作3-4次,但较前发作时长缩短,发作间隔明显延长,停药2天后患儿不自主运动未再发作,肌肉疼痛完全缓解,后好转出院。以上信息表明,患儿确为药物所致急性肌张力障碍。

 

药师提醒: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与成人的差别不只是大小的区别,最主要的是儿童的各个器官和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对于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一定要注意看清患儿用药剂量及方法,如存有疑问,不用凭感觉自行服药,建议在专业医师或药师指导下用药。


编辑:腾燕妮

编审:李 晓

终审:胡卫锋

急诊电话:0736-2120120
预约挂号:0736-2120000
咨询电话:0736-2120210
健康体检:0736-2120381
(急诊电话24小时在线、其余电话工作时间在线)

地址:常德市武陵区朗州北路西侧月亮大道

Copyright 2017 - 2018 湘雅常德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10108号

Designed by Wanhu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