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手术室门口迎来一个又一个病人,我们总会看到,家属恋恋不舍地与患者分开,眼睛里充满了期盼、装满了担心。而病人则是带着焦虑、恐惧的情绪被推进手术室,甚至有病人因为害怕而血压升高造成手术延期。

怎样才能让患者保持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愉快地度过手术期呢?这是我们手术室护士每天的所思所想。为了患者在诊疗全过程中,能享受到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而不在手术室阶段出现断层,我们手术室每一位护士竭尽全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规范、安全、温暖人心”的护理理念。耐心做好术前护理、细心做好术中护理、贴心做好术后护理,尽善尽美地达成患者所愿。 术前访视时,我们耐心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的注意事项,尽可能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需求,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当病人进入手术室的时候,我们会微笑着问候,请家属到家属等候区休息,温柔体贴地转运患者到手术等候区,真诚地与患者交谈,耐心地倾听,缓解其紧张情绪。记得上个月,有一位62岁神外听神经瘤手术的女性患者,在等候区异常焦虑,吵着闹着要见袁贤瑞主任,这一幕正好被日常巡视的何国花护士长瞧见,护士长了解情况后,握着患者的手,轻声细语的跟病人解释说:“您别着急,上周四因血压高您手术已经取消一次了,我向您保证,您的手术肯定是袁主任主刀,完成一台听神经瘤手术,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员、手术室护士,还有您,大家一起努力啊。动刀前,要打吊针、要麻醉、摆体位、神经监测、消毒铺单,我们必须做万无一失的准备,特别是您这个听神经瘤手术,既要把肿块切除干净,还要保护好面神经......”患者听着听着焦躁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握着护士长的手说“我听你这个专家的”。前几天,有一名两岁半的小男孩要做扁桃体手术,刚进手术室,就哭闹着找妈妈,手足乱动十分不配合,我们的巡回护士拿来几个自制玩具,来安抚小朋友,麻醉医生也打开了手机里的动画片,小男孩才渐渐安静下来了。护士长看到此情景,感慨地说:“孩子小,离开父母,到陌生的环境都会紧张焦虑。你们能以心换心,把这孩子当作自己家孩子一样照顾,真的很棒。”护士长还给了小患者一个温暖的拥抱,无比暖心。 步入手术间,我们会动作轻柔,协助患者平稳过床,保护病人的隐私,同时注意保暖,力求与医生完美配合、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譬如一台腹腔镜胆囊手术,我们要协助医生摆好手术体位,连接、检查、调节腹腔镜摄像系统,二氧化碳气腹系统及电刀系统,必要时给患者下肢绑上弹力绷带,防止静脉血栓。洗手护士提前洗手上台,整理器械台。团队的有效配合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手术的进行、缩短手术时间起着关键的作用。 术中摆放体位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直接影响手术的关键因素。何护士长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室工作了四十多年,对手术体位摆放颇有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们送给何老师“体位之母”的光荣称号,夸何老师摆的体位是科里最好的——没有之一。可想而知,现在成为了我们科室护士长的她对我们的要求有多严格。她除了每天穿梭在手术间,手把手教大家摆体位外,还在年底专科大换班时,要求每一位手术室护士躺上手术床,自己当“病人”,去体会不同体位的感受。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根据手术排班,规定手术护士术前要依据手术体位摆放的原则、手术需求,自己当“病人”感受患者的舒适度,不断摸索、调整、优化体位摆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医生、患者都满意。 术后随访、关心病人的康复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会以提问形式向每位病人了解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从反馈信息中不断优化我们的护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 我们这群“无影灯下的天使”们,想患者之所想,忧患者之忧,为了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变了传统观念,从手术室中走出来,走到病人床旁,创造与病人交流沟通的空间,揭下手术室神秘的面纱。 病人一张张洋溢着满意笑容的脸庞,一道道充满信任的目光,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致谢,不时地向我们提示:手术室已经一改以往那种高深莫测、紧张忙碌的气氛,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人性化、人情味的规范化优质护理服务。用亲情去慰藉病人,用服务去感动病人。 我们的护理服务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提供规范、安全、温暖人心的护理”,耐心做好术前护理,细心做好术中护理,贴心做好术后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我们一直在路上!